益阳市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历史上的益阳城人民资讯 [复制链接]

1#


  故川
  兔子山县衙遗址考古发现表明,春秋战国至三国,益阳故城在今铁铺岭一带。三国时益阳是吴蜀相争之地,大约在年吕蒙公元夺取荆州后,为便于防御和管理,东吴以鲁肃堤东南(今学门口之北)的居民区(时称鲁肃城)为基础,逐步修葺为行*中心,县治从资江南移至资江北,借资水以为屏障。
  《后汉书》说,益阳故城在“今县东。”唐杜佑编纂的《通典》亦援用此说法。《旧唐书》则说“在今县东八十里”,“八十里”是不是衍文或误记,也许可以存疑。因为缺乏历史资料,自晋至隋多年,益阳故城情状无从考究。
  唐宋时期,这里的人们逐渐向鲁肃堤东南方向的鲁肃城聚居,形成了比较大的市廛,虽然人口密集,市井热闹,但尚无城池。直至明洪武初年(公元),才开始筑土为城,有了部分河堤兼城墙。经明朝成化、弘治间屡次修筑,城郭逐渐形成规模,东至水北桥(今东门口),西达常泰门,即今天的东门口至西门口。嘉靖三十年(公元年),以鲁肃城遗址为基础,全面拓修,向西延伸今之贺家桥(县志称何家桥),包纳旧城于内。其时,城墙南临江岸,内土外砖,基宽二丈,路面一丈,高一丈二尺。县城有四座城门,东门叫银城(今东门口处尚存遗迹),西门叫金城(今西门口),南门叫迎恩(今南门口),北门叫拱极(今北门巷子出口处)。后世称益阳为“银城”,实则是除东外门,其余三座城门坍塌,只剩东城门门楣上有“银城”二字,南来北往的客商进城时抬头即见,即称益阳为“银城”而传播开来。
  万历三十六年(公元年)资水大水,部分墙垣被冲溃。清顺治十四年(公元年)编织木牌,置于江边以防浪护城。不久,木牌朽烂,直至康熙二十一年(公元年)始修复断垣,设置启闭闸。东门改称永安门,西门改称常泰门,南北二门依旧名。其时,城门上筑有楼,永安门楼名酹湖,常泰门楼名倚江,迎恩门楼名见岳,拱极门楼名汉寿。乾隆三十年(公元年)以石基砖身改建旧城,基宽一丈二尺,路面九尺,城高一丈八尺,周长七百一十九丈。同时,更南门名资江,西门名兴贤,东北二门依旧名。堞楼上备有守城盾牌和武器。城外,自西门口河岸至南门口河边,还砌筑了一条一百三十二丈长的花岗岩驳岸。嘉庆五年(公元年),本地绅民捐资出力,又在北岸上加建栏杆保护行人。咸丰七年(公元)重修城门,加饰题额。咸丰九年(公元)银城失火,之后,四个城门都作了不同程度的修缮。光绪二年(公元年),益阳知县吴兆熊从每担粮中抽一文钱用于修城,所制城砖刻有“光绪二年吴兆熊”字样。民国五年到六年(公元——),县营产清理处企图收城垣作营产拍卖,遭到市民强烈反对,其谋未逞。此后,拆盗城砖的行径日益猖獗,把老城墙拆得东残西缺,豁牙裂嘴,破败不堪。
  建国后,市人民*府曾因防洪而对城垣北岸有所修葺。上世纪六十年代后,除沿江城垣外,其余城墙陆续被拆,材料移作他用。到新千年,城市建设大发展,加上资江风貌带建设,原来的断壁残垣不堪其用,面貌已完全改观。
  

本文来源:益阳日报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