益阳市

首页 » 常识 » 诊断 » 真乘风破浪益阳赫山的双桡龙舟
TUhjnbcbe - 2023/11/4 20:59:00
刘*连出诊时间 http://disease.39.net/bjzkbdfyy/210829/9376662.html
双桡龙舟制作过程。过去的龙舟比赛现场。红网时刻记者刘慧婷钟浩实习记者邓雨薇益阳报道端午至,赛龙舟。龙舟文化,是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源远流长的龙舟竞渡习俗,已流传数千年之久。人都喜欢热闹。往年,每逢端午佳节龙舟竞渡之时,有着“龙舟之乡”称号的益阳市赫山区兰溪镇都会在锣鼓鞭炮声里度过。《兰溪地方志》对龙舟竞渡有这样的描述:年端午节,兰溪镇、千家洲乡、天成垸乡人民在兰溪河赛龙舟,枫林桥畔山歌对唱,水上龙舟竞发如箭,桥头山歌高亢如潮,两岸观众万头攒动,显示一派清平景象。年端午节,羊角乡、八字哨乡、千家洲乡、沙头镇等地人民群众组织20余艘龙舟在资江下游沙头段竞赛,两岸观众达3万余人。兰溪是资江的一脉支流,这里的“双桡龙舟”是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。兰溪龙舟活动,最初起源于新石器晚期南洞庭轩辕文化——《咸池》之乐中文体兼备的水上竞渡。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,一直以它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活跃在洞庭之滨。年,双桡龙舟还被列入湖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据兰溪双桡龙舟传承人易国保介绍,双桡龙舟通常由两层人划桨,坐着划的叫坐桡,站着划的叫插桡,故为双桡,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。行船中还有吹唢呐的、击鼓鸣锣的、放铳的、掌舵的,一艘双桡龙舟少则几十人,多则可容纳余人,气势颇为壮观。在桡板制作上,双桡龙舟别具匠心。同一条船上的两种桡板,即坐桡和站桡。坐桡短又宽,水手靠船边而坐;站桡长又窄,水手伴坐桡而站。站桡队只在竞渡或转圈时下桡,其它时间都是把桡板倒竖在自己脚边进行表演和歌唱。唱的形式有领唱、合唱、对唱。唱的内容也非常广泛,但曲调只有一种,即兰溪人独创的《龙船曲》。除了站桡和坐桡,还有一种甩桡。其形状和坐桡一样,由四个水手分别坐在第四舱和第三舱,甩开膀子依照锣鼓的咚锵之声,有节奏地在空中前俯后仰地甩动桡板。在九舱和十舱舱面还配有一对花旦小丑专门表演。船的中间竖着一根尾部留有青翠枝叶的竹杆,一个丑旦摇着蒲扇把竹杆拉得一闪一顿,兰溪人称为打闪篙。双方竞渡至少是三公里,有时在十公里以上。清道光进士周代炳曾在资水下游观看龙舟竞渡之后,在《龙舟记》中记载:湖湘龙舟竞渡习俗,自五月溯日(五月初一)至端午日,每日啸江河,裹红巾,排列登舟,舟始行锣鼓齐应,坐着缓桡,而进,立者竖桡而歌,整以暇也。迨以二三舟相近,鼓乃急,立桡分水,桡具下,竿摇水激,呼声雷动,江水为沸,虽杨么水轮不及也,数舟急进,须臾,渐分胜负。益阳兰溪人在资江上呈现的不止是激动人心的竞赛,更有丰富的民俗表演。端午一至,资江两岸人声鼎沸,观众、选手同样心潮澎湃,热血沸腾。全长三十米左右的龙舟,腰宽不到一点六米。按天上的星宿或神佛之数而定的船舱,坐满着蓄势待发的兰溪人。或奋起划桨,驱动龙舟在河面上劈波斩浪;或敲响锣鼓,水上即是舞台放声唱歌。周围民众则站在岸边,伴随吆喝声加油呐喊。当然,这是往年的场景。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,也为这般热闹场景的再现提出了考验。同时,这也给文化传承新的转型机会。易国保认为,往年习以为常的热闹场景突然一停,确实会让人不太习惯,但也证明了安全的重要性。如何安全开展龙舟竞赛是值得思考的话题。同时,兰溪双桡龙舟是团结凝聚的象征,即使是平时不赛龙舟之时,团结精神也值得我们运用到生活中去。
1
查看完整版本: 真乘风破浪益阳赫山的双桡龙舟